编者按:2016年9月7日至12日,我公司第一业务部管理干部陈菲作为外交部青年代表,前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参加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由外交部团委主办的“根在基层”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调研实践活动。他们走村入户,感受美丽乡村;走进田间,了解现代农业;走访企业,体验北国粮都;深入座谈,解析“一带一路” 参观西港,体会百年口岸;走近同江铁路大桥,探索“黄金通道”。丰富的调研经历,让她收获满满。以下是她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感受,在此与青年们一起分享。
若是没有这次由外交部团委主办的“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实践活动,恐怕很难有机会认识这个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一个叫作“佳木斯”的地方,而且认识得如此深入;也恐怕没有机会相识这19位来自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粮食局的小伙伴,相逢是首歌,能共同经历、感受、思考和交流这一路所看、所听、所感,我更倍加珍惜。
短短的6天时间,行程1400公里,去到佳木斯市、同江市、富锦市和汤原县,走访了港口、企业、农场、林场、村落、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等23个调研点,举行了2次共历时7个多小时的关于“一带一路”主题座谈交流会。全方位、多层次、跨时点地了解了这个历史悠久、盛产粮食、遍布绿林、风情万种,快速现代化建设中的中俄贸易重要通道——佳木斯。
骄傲于佳木斯丰富的物产和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一名来自南方的姑娘,佳木斯于我就是一个遥远、未知的边境城市,从来只听人说那里很冷,却从未有人告诉我那里如此美——广袤的黑土地、金黄的水稻田、奔流的江河、茂密的森林和欢乐的快乐舞步,置身于其中,让人感觉平静祥和而又充满力量。相比拥挤的大城市,这里的广阔山川江河总可以放缓你的脚步、给予你自然的力量、赋予你平静的心绪,黑土地孕育出的勃勃生机时刻告知我们这里是“北国粮都”、“天下粮仓”,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佳木斯有着大自然的厚爱,更少不了其自身的努力。走访示范村、现代农业万亩水田展示区、粮食仓储、深加工企业、农机中心、生态农业、老电机企业,我们一次次被科技运用、智能替代人工思维、自动化监测、规模效应、产业链发展、绿色环保意识、振兴东北老工业政策等现代化建设的举措而震撼,解放了人力的同时,增加了产能产量,节约了能源资源,把现代农业进行地如此规范、高效、环保。若是不走近佳木斯,实在难以想象这飞速的发展进程。
感悟于佳木斯政府的思考和外交战线的工作。作为此次调研的重点,我们走访了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和同江西港两个主要项目,和佳木斯市、同江市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作为对俄贸易的重要口岸,佳木斯在推动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互利合作,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建设“龙江丝路带”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外交战线的一员,参与外交服务工作三年多时间,平日里忙于具体琐碎的一线外交服务工作,很少能体会培养大局观、外交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重要,以为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我们相距甚远,殊不知多边外交于地方政府政策的推进有这般重要的影响。在座谈会问答环节,佳木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情况、所遇问题难点、思考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顺口而出,那一刻挺让人感动,感动于思考的、努力的、尽心尽力的政策规划和项目实施人员,看得出他们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对于我们而言,在工作岗位上更应用心尽心、全力以赴。
感激于调研实践活动带来的认识和成长。总说,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走的路、读的书、遇的事、见的人都对自己影响深远。这一路,边走边看边听边说,确实受益良多。首先受益于这次调研实践活动的安排,若是自己走这一趟,很难走入企业、走近项目、详听介绍,真切地感受这个丰富的城市;其次受益于交流和座谈,使纸上谈兵落地现实,开阔视野、转换视角、感同身受、深入体会;再者受益于同行的小伙伴们,大家克服困难的勇气、优秀的品格、扎实的作风和一路闪现的智慧,学然后知不足,对比才知自己努力的方向。此次调研活动出发前,心里满是激动、未知和期待;走着走着,眼睛去观察,看到了读不出的景致,耳朵去倾听,听到了思考不出的观点,心中开始出现疑问、思考、寻求答案;走完这一趟,忽觉收获满满,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加深了思考、结识了新友。
从来没有如此走过一个城市,细致地看到方方面面,心里满是激动和敬意;从来没有如此思考过一个国家政策,深入地探究问题谋发展,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佳木斯这一路,收获了友谊之花、调研之果,满满的感动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