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这个纪念近百年前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节日里,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团委为青年人举办的党史知识专题讲座。工会陈继兵主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依托自身亲身经历为我们梳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社会思潮。作为青年人的一员,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甚至能熟练地哼唱出那句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儿时的我不懂歌词中的深意,只单纯的在心底有个小小的疑问,画圈?在沙滩上画圈么?后来长大了,才明白这首《春天的故事》所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的故事,而那个圈是经济特区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中国经济以世人惊叹的速度腾飞,甚至在全球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打击的时代,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中国改革发展几十年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成绩的背后是改革开放前后各路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下的曲折蜿蜒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崛起并不顺利,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努力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也曾走过类似于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弯路,最终才探索出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各项经济社会问题慢慢凸现出来,民生问题矛盾日益突出。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两极分化空前严重,最初邓小平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确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发展到今日却成了现在的局面,我想这并不是改革先人希望看到的。广大群众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教育、卫生、住房成了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年轻人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也养不起老,社保体系尚不完善。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式破坏等等。这些问题如今都赤裸裸的铺陈在党、国家领导人和中国政府的面前。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主导下的“习李新政”进入世界和中国人民的视野。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表示,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相当准确,改革思路的把握相当到位,令人期待。习李新政,呼之欲出。”曾经读过周兴茂教授的一篇文章——《当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急需大智慧》,里面这样写到“回顾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次伟大改革,虽然犹如一个个伟大的祭坛,但毫无疑问,每当改革的关键当口,必有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智慧出现,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想必应该是这个道理。”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一系列举措和执政作风也确实带领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虽然困难重重,但依然让全国人民对改革的未来充满信心。
常听家里的老人说起他们年轻时候那些夹杂着淡淡泥土味的故事,让人觉得有些新鲜也有些感慨。新中国的成立到现在尚且不足七十年,而中国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反观发达国家,有哪一个不是经历更长时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一切,更遑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国情之复杂,积弊之深厚。因而作为青年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心存感激和信心,面对各种社会思想的大洪流,年轻人在不断学习,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同时,应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领导,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人事公司
2015年5月28日